全局参数
最后更新于
最后更新于
得价系统的报价计算逻辑中,我们除过在服务类型中自定义要点选项外,还有许多参数可以自定义设置。
包括:平台基础小时数、平台基础比例、开发者时薪、产品参与、产品开发比、产品经理时薪、设计参与、设计开发比、设计师时薪、测试参与、测试开发比、测试工程师时薪、项目管理用时比例、项目经理时薪、底价比例、建议金额比例、每日工作小时数。其中:
用来控制web网站、IOS这些平台在除过功能开发外有一些固定的工作量比如环境搭建、持续部署、上架/代码发布审核修改等部分按比例增加的工作量。
对于一个平台来说,它的工作量是具体需求要点的开发工作量与平台基础比例数、小时数加成以及所有其他角色工作量的汇总。
拿平台功能开发工作量举例:某平台功能开发工作量 = (某平台所有功能需求项累计小时数 + 平台基础小时数)* (1 + 所有功能需求项累计比例数 + 平台基础比例数)
当前,平台基础小时数、平台基础比例是一个均值,我们没有区分具体哪一个平台。未来,可能会综合考虑在不同平台和不同的服务类型下设置这两项参数。
得价系统共有四处可以控制角色参与,全局参数里、编辑项目里、编辑要点-选择服务/平台类型里、编辑要点-调整要点里。
全局参数截图
全局参数这里,选择产品/设计/测试与否,控制全局是否有产品/设计/测试参与。若选择否,则我们将不能在编辑项目里(价格计算与项目计划)、编辑要点-选择服务/平台类型里、编辑要点-调整要点里看到相关(产品/设计/测试)的字段或内容。
编辑项目里,勾选角色是否参与价格计算,将影响项目计划里是否出现对应周期(会同步影响方案里的项目计划),方案里的价格统计-工作对应价格构成部分是否出现对应的价格项。
需要谨慎勾选。若在编辑要点中具体需求要点里勾选了需要产品,但此处未勾选,那在方案中将会出现平台对应价格构成和工作对应价格构成 不相等 疑似bug的情况。(因为工作对应价格里可能少了一项)
编辑要点-选择服务/平台类型里,勾选 产品/设计/测试参与 与否,会影响:
调整要点里的参与人员是否出现产品参与/设计参与 若未勾选,则该角色不参与,报价整体计算工作量及费用将不包含该角色。
测试角色是否参与到计算中 若未勾选,则测试角色直接不参与工作量及费用计算。
测试工作是全局的,具体项目一旦勾选需要测试,那整体就会包含测试工作量及费用
但不会影响编辑项目的角色参与,不会影响方案中是否显示该角色的周期计划及价格统计-工作对应价格构成部分是否有该角色。
哪怕编辑要点里勾选了不参与,但编辑项目里勾选了该角色参与,那方案中也会有该角色,会显示成例如:“产品梳理及表达(Requirement) ¥0“ 的形式。
编辑要点-调整要点里,是针对具体的要点去勾选有无该角色人员参与,勾选有否,影响这一个需求要点是否计算该角色的费用。
我们在服务类型中设置了每个要点所需要的开发工时(或比例),利用此处的产品/设计/测试开发比来控制产品/设计/测试投入工时。
某平台测试工作量=(某平台所有功能需求项累计小时数 )* (1 + 所有功能需求项累计比例数 )*测试开发比 某平台产品/设计工作量=某平台所有需要产品/设计的功能需求项累计小时数 * (1+ 所有需要产品/设计的功能需求项累计比例数)*产品/设计开发比
中/后台测试工作量 = {中/后台所有功能需求项累计小时数 + 单平台功能平均开发工作量 * 所有中/后台功能需求项累计比例数}*测试开发比 中/后台产品/设计工作量 = {中/后台所有需要产品/设计的功能需求项累计小时数 + 单平台功能平均开发工作量 * 所有中/后台需要产品/设计的功能需求项累计比例数}*产品/设计开发比
顾名思义,是开发者/产品经理/设计师/测试工程师每一小时工作的薪资。
开发费用=开发工作量*开发时薪。
产品费用=产品工作量*产品经理时薪。
设计费用=设计工作量*设计师时薪。
测试费用=测试工作量*测试工程师时薪。
用于控制报价底价的比例,底价=评估金额 * 低价比例
用于指导报价的建议金额的比例,建议金额=评估金额乘以该比例
用来计算参考周期。
产品参考周期 = 总产品工作量 / 每日工作小时数
设计参考周期 = 总产品工作量 / 每日工作小时数
开发参考周期 = 总开发工作量 / 每日工作小时数
测试参考周期 = 总测试工作量 / 每日工作小时数
初稿参考周期=产品周期+设计周期+开发周期